活动启事 |
|
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、中央文明办协调组、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组织全国出版社开展的“我喜爱的好书”推荐活动,围绕“红色经典”、“传统经典”两大主题遴选确定了100种参考书目名单。本网开设“每日一书”专栏逐一介绍这些好书,本期推介《随想录》。 【全文】 |
|
 | 《随想录》 | |
内容简介 |
|
《随想录》是巴金一生的心血。这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,巴金直面“文革”带来的灾难,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。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,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。他在晚年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《随想录》,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,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。 [全文阅读] |
|
作者简介 | 巴金(1904—2005)原名李尧棠,字芾甘,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,1923年离开四川到上海、南京等地求学,1927年赴法国留学,开始文学创作。192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《灭亡》,在1929年至1949年间,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家》、《春》、《秋》、《爱情的三部曲》、《憩园》、《寒夜》等,另有短篇小说集、散文集多种。 更多>> | |
|
精彩选读 更多>> |
怀念鲁迅先生 四十五年了,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:“忘记我。”声音那样温和,那样恳切,那样熟悉,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。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:“我决不忘记先生。”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?! 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,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,透过半截玻璃棺盖,望着先生的慈祥的面颜,紧闭的双眼,浓黑的唇髭,先生好像在安睡。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,没有一点干扰,先生睡在香花丛中。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,我的眼睛模糊了,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。我想,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?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! 四十五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不管我忘记还是不忘记,我总觉得先生一直睁着眼睛在望我。 [阅读] |
|
|
|